系统管理

全球云量和降水的趋势及原因刘绍臣团队—暨南大学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发表了题为“Observed trends in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 (1983-2009): implications for their cause(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全球云量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此项成果由暨南大学刘绍臣教授团队完成。

该研究比较了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的云量变化趋势与全球降水气候计划(GPCP)的降水变化趋势,探讨了云量和降水变化趋势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总云量和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都能体现出哈德莱环流主要上升区域的扩展,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全球变暖、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分别能够解释云量变化的67%、49%和38%,但是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较难建立。研究进一步指出,哈德莱环流主要上升区域的扩展表明全球变暖是造成1983-2009年总云量和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并非AMO或者PDO。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水汽-对流-潜热的反馈循环是导致哈德莱环流主要上升区域扩展的主要机制。

同时,该研究还分析了我国1957-2005年的云量和降水数据,在弱降水的减少和总云量减少之间建立起了定量关系,意味着我国总云量的减少也主要受到了全球变暖的驱动,PDO起次要作用,AMO和厄尔尼诺的影响不明显,这与全球的分析一致。

本研究得到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644222)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cp.copernicus.org/articles/21/4899/2021/